在永磁材料充磁领域,传统设备受限于能量转换效率与磁场响应速度,难以兼顾高速与高精度需求。久巨推出的脉冲式充磁设备,通过高频磁场发生装置的革新,实现了0.1秒级超短时充磁,并同步提升磁场强度与均匀性。本文从技术原理、硬件优化、工艺创新三个维度,解析其突破性进展。
久巨设备采用电容器型脉冲电源+多级线圈叠加技术,将传统充磁机的毫秒级响应压缩至0.1秒。其核心逻辑在于:
超高压储能与瞬时释放:设备内置进口油浸储能电容,单次充放电可储存数兆焦耳能量,配合平板可控硅与整流模块,实现电流在μs级时间内对充磁线圈的精准投送。
多级磁场叠加设计:外层线圈由大容量脉冲电源供电,提供基础背景磁场;内层线圈采用高功率密度电源,叠加瞬时峰值磁场。通过PLC集成控制系统,两级磁场协同作用,使总磁场强度在0.1秒内突破10T(特斯拉)级,同时保持磁场均匀度误差低于±0.5%。
高频脉冲充磁需解决磁场泄漏与线圈过热两大难题。久巨通过以下创新实现突破:
分体式磁路优化:采用“环形磁轭+锥形极头”结构,磁场聚焦效率提升30%,磁力线泄漏率降低至5%以下。在微型传感器充磁测试中,该设计使磁铁表面磁场强度梯度变化率从传统设备的12%/mm压缩至3%/mm。
纳米晶合金线圈骨架:以Fe-Si-B-Nb-Cu纳米晶合金替代传统纯铜导线,其抗拉强度达600MPa,在10T磁场下仍能保持结构稳定,同时将线圈电阻率降低40%,配合光钎隔离脉冲控制技术,使电流衰减时间缩短至传统方案的1/5。
久巨通过集成传感器与AI算法,将充磁过程升级为动态可调的闭环系统:
毫秒级磁场监测:在充磁线圈中心嵌入霍尔传感器阵列,实时采集磁场强度、方向及分布数据,响应延迟低于50μs。在电机转子充磁中,该系统可检测到0.01mm级的气隙磁场偏差,并自动调整脉冲参数。
工艺参数自优化:基于历史充磁数据,设备可建立“材料-尺寸-磁场”三维映射模型。例如,针对钕铁硼N52磁钢,系统能自动匹配3000V脉冲电压与200kA峰值电流,使剩磁Br达到1.48T,较人工调试效率提升。
久巨脉冲式充磁设备的高频磁场发生装置,通过能量压缩、磁路优化与智能反馈的协同创新,重新定义了充磁工艺的效率与精度边界。其0.1秒级充磁能力不仅为电机、传感器等高精密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撑,更揭示了脉冲强磁场技术在材料加工领域的巨大潜力。